溶解氧气体的危害
换热器发生腐蚀的原因很多,但腐蚀较严重的、速度较快的还是氧气。在原子次序表上,铁的电位在之上,在不含氧的中性水中,系统金属表面的铁原子失去电子成二价的离子(Fe-2e→Fe2+),Fe2+离子和水中的OH-离子在静电引力作用下结合[Fe2++2OH-→Fe(OH)2],并在水中建立下列平衡:
Fe2++2OH-=Fe(OH)2
当水中有氧气存在时,Fe(OH)2被进一步氧化成不溶性的氧化铁沉淀出来:
4Fe(OH)2+O2+2H2O→4Fe(OH)3↓
由于Fe(OH)3沉淀,使阳极周围的铁离子转入水溶液,加速了腐蚀的进行。
从上面的反应可以看出,水和氧是受腐蚀的必要条件,阳极部位是受腐蚀的部位,阴极部位是腐蚀生成物堆集的部位。当腐蚀在整个金属表面基本均匀地进行时,腐蚀的速度就不会很快,西宁换热器,所以危害性不大,这种腐蚀称为全面腐蚀。当腐蚀集中于金属表面的某些部位时,则称为局部腐蚀。局部腐蚀的速度很快,昆明换热器,容易锈穿,坑蚀在换热器中是常见的局部腐蚀,所以危害性很大。
管壳式换热器的选用要点
A、根据已知冷、热流体的流量,初、终温度及流体的比热容决定所需的换热面积。初步估计换热面积,一般先假定传热系数,确定换热器构造,再校核传热系数K值。
B、选用换热器时应注意压力等级,使用温度,接口的连接条件。在压力降,安装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管壳式换热器以选用直径小的加长型,有利于提高换热量。
C、换热器的压力降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0.01~0.05MPa之间;
D、流速大小应考虑流体黏度,黏度大的流速应小于0.5~1.0m/s;一般流体管内的流速宜取0.4~1.0m/s;易结垢的流体宜取0.8~1.2m/s。
E、高温水进入换热器前宜设过滤器。
F、热交换站中热交换器的单台处理和配置台数组合结果应满足热交换站的总供热负荷及调节的要求。在满足用户热负荷调节要求的前提下,同一个供热系数中的换热器台数不宜少于2台,换热器,不宜多于5台。
按照传热原理我们可以把换热器分为四个类型: 1.蓄热式换热器:他是利用固体来形成的蓄热体,然后把热量都传递给低温的流体,等到温度达到一定标准的时候,我们在利用固体来让物质进行加热,这样就可以达到热传递的效果。 2.表面式换热器:有两个不同的温度在空间里面进行流动,武汉换热器,然后经过壁体的导热还有对流让其进行换热。 3.直接接触式换热器:他有两种流体来进行直接接触进而进行换热。 4.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他可以把两个表面式的双盛石化换热器让他们把热载体都连接在一起,这样热载体他就会在高温换热器和低温流体直接进行循环。当高温流体进行受热的时候,低温的流体就会把热量都传给低温流体。 冷凝器的种类很多一般使用较多的是立式冷凝器和卧式冷凝器两种,今天针对这两种设备进行一下简单的对比;卧式冷凝器和立式冷凝器二者除安放位置和水的分配不同外,水的温升和用水量也不一样。立式冷凝器的冷却水是沿着重力沿管内壁下流,只能是单行程,故要得到足够大的传热系数K,就必须使用大量的水。卧式冷凝器是用泵将冷却水压送到冷却管内,故可制成多行程式冷凝器,且冷却水可以得到足够大的流速和温升(Δt=4~6℃)。所以卧式冷凝器用少量的冷却水就可以得到足够大的K值。但过分地加大流速,传热系数K值增大不多,而冷却水泵的功耗却显著增加,所以氨卧式冷凝器的冷却水流速一般取1m/s左右为宜,氟利昂卧式冷凝器的冷却水流速大多采用1.5~2m/s。